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畜牧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极大地带动占养殖业成本70%的饲料业的发展,并已成为我国十大工业之一。在动物饲料中,预混料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全价配合饲料的核心组分。虽然预混料仅占配合饲料的0.5%~5%,但对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改善以及饲料的贮存都有很大的作用。
1.牛羊预混料在养殖生产中作用
牛羊预混料虽然在配合饲料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有三点:一是使添加剂的微量成分在配合饲料中分布均匀,通过预混工艺处理来补偿和改善微量成分的不理想性,减少饲料加工厂的生产工序和投资;二是通过自配料,原料好坏易见,节省0.2-0.4元/kg饲料,降低牛羊养殖成本。三是通过供给全面营养,预防牛羊相关微量元素缺乏症及临床异食癖现象的发生,提高饲料转化率,缩短牛羊育肥存栏时间。
2.牛羊预混料应用现状
目前,市面上牛羊预混料多以第一代和第二代为主,不仅产品同质化水平严重,而且饲喂效果参差不齐,尤其是近几年来受猪周期影响,很多小型饲料厂家转型生产牛羊预混料,市场价格竞争对使用牛羊预混料客户的认知造成一定影响,只注重产品价格而忽略产品核心使用价值。
传统第一代牛羊预混料是单纯将微量元素---无机盐形式,主要以硫酸根形式等添加,牛羊对其利用度较低,添加量少难以发挥作用,添加量较多会扰乱或破坏动物肠道离子平衡状态,严重者会出现腹泻等反应;另外维生素添加无包被、其在通过瘤胃时,大约80%-90%左右维生素会被瘤胃细菌、真菌及纤毛虫所破坏,生物利用度极低。第二代预混料在第一代预混料在技术上进行了升级,为提高维生素的利用率,对其进行了包被处理,其通过瘤胃利用率约在30%-70%之间(加工处理工艺不同)。其虽在维生素过瘤胃率方面做了提升,但其在微量元素利用率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3.如金第三代牛羊预混料简介
如金第三代牛羊预混料是公司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农华威专家团队为技术依托,利用中国农大动科学院诸多国家科研成果,将纳米技术、超微粉碎技术、有机微量元素螯合技术等前沿技术应用到饲料产品中,奠定了如金预混料在行业内的产品优势。
产品配方由中国农大院士团队担任技术指导,经中国农大专家、博士设计而成,产品配方经过反复生产实践严格筛选。
公司有国内一流设备GMP预混料车间,预混料年单班生产能力3万吨,饲料车间生产线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全部环节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4.如金第三代牛羊预混料在技术上的核心优势
如金牛羊预混料是在一代和二代产品基础上进行了技术上升级和突破,首先引入纳米超微粉碎技术,将饲料原料进行充分粉碎及破壁,使其有效成分能够充分释放;由此而制成的饲料才能充分发挥原料价值,并完全被动物汲取利用。其次如金预混料中使用了目前最前沿核心技术---有机微量元素螯合技术,其主要优势有:
(1)生物利用率高。
经氨基酸螯合的微量元素吸收率是无机微量元素的2~6倍。同时螯合元素可有效避免在饲料中添加过多的所带来的中毒及浪费现象,并在机体需要时它可有效地释放出来,以满足机体需要。
(2)维持体内恒定的环境。
添加无机盐、简单有机盐形式的微量元素会影响机体肠道内的pH值和体内酸碱平衡,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刺激作用;而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位体的反应则形成了一个缓冲体系,机体通过控制肠道及组织中pH值来控制缓冲体系的反应,保证金属离子浓度的恒定。另外,氨基酸螯合物为机体正常中间产物,很少对机体产生不良刺激,有利于动物采食和胃肠的吸收,促进动物生长。
(3)增强免疫力
有机微量元素接近于酶的天然形态而有利于酶的吸收,被吸收的形态更容易被机体结合到自身的生物学组分中,由此可加强动物体内酶的激活与产生,提高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利用率。
(4)减少抗营养因子
一般的无机微量元素适口性较差,有机微量元素克服了这方面的缺陷,它具有氨基酸特有的气味,使动物易于吸收,减少抗营养因子。
第三,第三代如金牛羊预混料使用了维生素过瘤胃包被技术,一般预混料过瘤胃损耗达到70%以上,如金预混料损耗在10%以下。